

遥忆《神龙》当年事
吴增建
《神龙》书社在鲁山县城恢复社务工作,好事,可喜可贺!
我的思绪回到了当年。
1988年仲夏,家住河南省鲁山县下汤镇袁庄村土门组的王子文和燕盛坤找到我,说要办个以年轻人为主要创作和阅读对象的文学小书刊,活跃一下农村文艺工作,我说这是件好事。
说办就办。立章程,定编委,大旗一树,招兵买马。子文任文学社社长,李本锋、燕盛坤、李天水、李喜中、吴双喜、张成河、袁深文和我等都加入了,我记得会员还有燕秋红、杨艳艳等女生。书社要起个名字,子文说:“今年是龙年,龙代表着中国人的思想图腾。我们的书社就定名《神龙》吧!”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。
最操心的肯定数子文社长了,一切从零开始。筹款买纸张,时任土门小学的杨发明校长大力支持,为书社提供了油印机,老师们都为书社撑腰打气。子文发动大家写稿件,自己负责设计排版、美术插花,本锋也设计了几期封面。子文起笔名“西山激扬” ,我起了个“宇剑” 的笔名。当散发着油墨清香的32开油光纸《神龙》第一期装订好问世时,我们大家都十分激动。是啊,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!
就这样,试着出了几期。子文、盛坤到处奔走,影响面逐渐扩大,尧山、下汤、四棵树、马楼的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加入了我们的队伍。作品格调高雅,青春色彩浓厚,男孩的字意气风发,女子的文清新隽永。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子文写的《镜检室》和双喜写的《夜袭果园》,我也写了散文《雪之恋》、小诗《虹》和打油诗《逛皮》。这本小书得到了鲁山县文联袁占才、叶剑秀等老师的肯定,李人庆同志还投寄稿件为《神龙》助威 。
那是1989年春吧,子文发书信把四乡八堡的文友凑到一起,在土门小学开了一次座谈会。参会的有村里的燕明生主任、学校的燕兆普、燕盛称等老师,我的老同学杨中乾也参加了。老师们对书社的成绩给予肯定,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。总结经验,为的是提高品位,提升质量,扩大影响。
生存不易,发展亦难。但众文友朝气蓬勃,有的是一股子拼劲闯劲。书社鼎盛时,会员达到数百名,外省的青年作者也投寄稿件到书社。
《神龙》书社坚持了三年,一共出了三十多期。“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,那是袁庄村的骄傲!
后来,因为经费出现困难,子文又忙于教学,《神龙》停刊了。大家继续着各自的事情。子文教书、进邮政局,本锋、盛坤从政,那是后话。
零零星星,斑斑点点,好梦永在心中,事业永无止境。让我们从头再来!